找到相关内容59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台湾的斋教由来

    ,犹是斩春风,智不对愚诉,如刀劈水声。”据三祖行脚因由宝卷二祖普能生前著述之经典如下:(1)圣论宝卷(失传)。(2)天经(赞天之诗歌,现编入龙华正教科仪)。(3)结经(凡诵经最后诵念之经同前)。(4)...龙华之会性命门教(二卷)。(5)龙华正教科仪(二卷)。  诸经典中,罗祖五部经最为重要,是罗因晚年被翰林学士杨明谷补去,投在京师监狱时所著  367  蒋允焄扩建法华寺  ,大略是解释佛教...

    庭 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0244684.html
  • 佛教因明学说的产生和主要发展线索

    接近的。   《瑜伽师地论》 中有不少论及因明之处。其中的卷第十五中有较为集中的论述,该论中说:“能成立法有八种者:一立宗,二辩因,三引喻,四同类,五异类,六现量,七比量,八正教量。&...rdquo;时说:“ 谓为成就所立宗义,依所引喻,同类异类,现量比量,及与正教,建立顺益道理言论。”   “引喻”相当于正理派五支作法中的“喻&...

    姚卫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1838026.html
  • 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

    的。真实的理由和譬喻不是需要根据现量、比量,就是需要根据正教量。他在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分析现量、比量、正教量相当详尽。  现量者,谓有三种:一、非不现见,二、非已思应思,三、非错乱境界。  “非不现见...正教量”者,谓一切智所说言教,或从彼闻,或随彼法。  四 佛家因明学者陈那与法称的量论  弥勒所分析的现量和比量,虽阐因明之学,但他所宗实兼内明的现量和比量;至于正教量,则纯属内明,与严格的因明学无关了...

    虞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3438121.html
  • 现代知识处境下的佛法信仰

    ,当具如下三种修习:一,经论为正教量,当精澈研究,学习思维,以为思想之标准。二、善知识为先知先觉者,当时刻亲近,乞其开示。三、息心静虑,以参研所疑,以期断疑生信,入佛知见。”(太虚:《信心》,《全书》,第35册,第240页)佛法正信作为菩提心的充实与修证工夫完善的过程,这是由佛法信仰的终极解脱指向所决定的。依太虚之见,佛法信心至少由研习经论圣言正教知识、善知识的先觉导引及个体参证努力三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149885.html
  • 从玄奘弘法谈“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”

    历尽艰辛寻求正教,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,而是孤身远迈私往西域。后半生耗尽心血弘扬佛法,朝廷却为他组织了盛大的译场,提供了丰厚的人力物力。从贞观十九年(645)至麟德元年(664)近二十年间,玄奘译出...观点。唐代高僧玄奘对这句名言深有体会。他的一生,前半世历尽艰辛寻求正教,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,而是孤身远迈私往西域。后半生耗尽心血弘扬佛法,朝廷却为他组织了盛大的译场,提供了丰厚的人力物力。从贞观十九...

    贾福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62961241.html
  • 不要观察他人之教言—自净其意

    那些人会不会通过你被波旬加持了呢?   辨别是非是那种具有非常敏锐的思维、还有非常清析的思辨的这种人,能够非常严丝合缝来引用佛的正教、正言、正量,这样才可以。   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,要仔细想一想,...

    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

    |勿扰他心|口业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21215221992.html
  • 金刚礼一本

      作供梵叹如常依慈氏礼声  志心归命礼:  法身非相,应化非真,福智无比,无为福胜,  一相无相,化无所化,无断无灭,法界通化,  庄严净土,如理实见,离色离见。一切佛宝。  志心归命礼:  善现起请,尊重正教,无法可得,依法出生,  一礼合相,法会因由,大乘正宗,无德无说,  持经功德,如法受持,非说所说。一切法宝。  志心归命礼:  妙行无住,正信希有,离相寂灭,能净业障,  一体同观,...

    通理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341642.html
  • 浅谈”唯识“与实修

    烦恼,依随正教,渐次修行,以证“人、法二空”。 ·  二、通过学习《二十唯识论》,我们知道遍计所执不是实有的,但当 我们缘不同境时,我们的第六意识便会执着外境,发生不同作用,我们也知道,造业最重要的是...

    宗浩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4842669.html
  • 六祖修道十大“基本功”

    都学,应取法乎上。六祖说:“本来正教,无有顿渐,人性自有利钝。迷人渐修,悟人顿契。”   六祖与神秀一顿一渐,从他们对戒定慧的理解可以看出:   神秀大师说:“诸恶莫作名为戒,诸善奉行名为慧,自净其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5147099.html
  • 明嘉兴藏本《大唐西域记》“僧伽罗国”条的史源问题

    僧伽罗为号也。以大神通力,破大铁城,灭罗刹女,拯恤危难。于是建都筑邑,化导是方,宣流正教,示寂留牙,在于兹土。金刚坚固,历劫不坏,宝光遥烛,如如星粲空,如月炫宵,如太阳丽昼。凡有祷禳,应答如响。国有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847276.html